【經濟日報╱記者 余麗姿、何佩儒】 2008.04.27
3月的台灣大學實驗林,一輛輛黑頭車駛進「台灣氣候保護紀念林」種樹儀式會場,台新銀行副總經理黃逸甫帶著一位小女孩,一起種下紀念樹。
「有好多員工想要認養,我們限制一人不得超過三棵,」與台新銀行同樣響應此次造林活動的台積電主管說。
台灣大學實驗林去年配合聯合國2007年推動「種10億棵樹保護地球」活動,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共同打造「台灣氣候保護紀念林」,歷經一年的招募、整地、翻土,日前正式展開活動,各企業搶著加入造林,晚一點根本搶不到。
不僅台大實驗林獲得許多企業認養青睞,一年多來,林務局已媒合眾多企業,在台灣各地造林。目前媒合成功面積已達84公頃,還有許多企業天天打電話到林務局的造林生產組,等著排隊認養林地。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長王亞男表示,為了幫助企業完成綠色夢想,出動所有實驗林同仁找地,不僅透過航空照相的圖片來找,營林區的現場人員如果沒有找到地,但若被管理處人員發現有地,「營林區的同仁還會被處分」,最後好不容易找到100公頃土地。
此次獲得參與台灣氣候保護紀念林計畫的企業,除了台新銀行,還有豐銀行、台積電,以及金百利克拉克。
這塊位在南投溪頭、鹿谷及信義鄉台大氣候保護紀念林,合計30公頃,是國內第一個企業認養造林媒合成功的案例。4 萬棵樹中,台新銀行最多有2萬棵,豐銀行5,000棵、台積電4,500棵,以及金百利克拉克約1,500棵。
台積電工安環保衛生企劃部經理孫讀文說,共有2,500位員工參與認養4,500棵樹,台積電很想繼續推廣,但土地難覓,未來計劃在新竹、台南廠周邊都造林。
企業認養氣候保護紀念林,每棵樹認養金額500元,據瞭解,種樹1公頃面積,第一年就要花上10萬元以上,樹要長大,至少要花近100萬元。企業熱情響應造林活動,認養面積達30公頃之多,台大咬著牙也要種下去。
愈來愈多企業想種樹,但土地少,台灣大哥大最近好不容易「搶到」台大實驗林4分地,種下1,000棵樹。
至於林務局造林生產組每天還是有很多企業不斷打電話來,表達認養意願,希望能獲提供土地造林。已經確定的包括中華電信希望可以認養造林2,000到2,500公頃:中鋼集團認養台中縣大肚山系20公頃,台塑公司確定認養高雄陸軍官校15公頃,台南明德外役監獄100公頃。
另外,台電公司除了認養台中縣大肚山系50公頃,還認養高雄縣鳳凰山步兵學校30公頃林地。
【2008/04/27 經濟日報】
種樹有多熱?》顏仁德 土地媒婆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余麗姿】 2008.04.27
「我自己也有3、4分地啊,這是祖產不能賣,又沒人種,現在我也決定回鄉種樹了」。林務局長顏仁德,是執行台灣林業政策的關鍵人物,堪稱台灣造林的「土地媒婆」,一語道出許多農民與地主的心聲。
林務局過去是個「冷衙門」,但過去一年來,在全球造林風潮中,不僅漿廠、紙廠找林務局諮詢,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到越南造林找林務局,連台新銀行、歌林冷氣、聯發科等企業,想要找地造林,都找上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科員說:「一年來接到的電話,是過去的好幾倍。」
為滿足企業找地造林的需求,林務局清出314公頃的土地,建立土地媒合的平台。顏仁德說:「種樹就像在做功德。」農委會為鼓勵農民利用休耕農地造林,放寬獎勵造林面積門檻從2公頃降至0.5公頃,顏仁德說,他自己有3、4分地,因為是祖產,捨不得賣,但也沒人耕作,放著浪費。現在門檻降到0.5公頃,他在鄉下的大哥,已經開始跟鄰居洽談,只要再有一戶鄰居加入,就可達到0.5公頃以上,大家一起造林。
顏仁德表示,既可以保住祖產,也可讓後代子孫有林地休閒,何樂而不為。
【2008/04/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