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產品標排碳量 環署推碳標章

引導民眾購買低碳產品
自由時報 2008-11-30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政府推節能減碳有新點子,將仿效國外新作法,制訂「碳標章」或「碳足跡標示」,在產品包裝上面標示該產品生命週期產生的CO2排放量,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並鼓勵採購CO2排放量低的產品,達節能減碳目的。

未來去超商買薯條,甲廠牌包裝上面標示「會排出七十五克CO2」,乙廠牌上面標示「會排出七十克CO2」,消費者除了比價格、比口味,也可以選擇二氧化碳低排放量的產品,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環保署規劃「碳足跡標示」及「碳標章」計畫剛出爐,目前規劃二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由廠商自願參與,估計實施一至二年後,進入證明標章管理階段,政府將成立審議委員會審議,業者成立認證機構,民眾購買碳標章產品則給予鼓勵。全案送至行政院永續會跨部會法令整合、討論。

環保署永續發展室顧問曹賜卿表示,每一種產品都可以標示CO2排放量,一項產品從原料、栽培、製造、運送、銷售到回收過程,整個生命週期中排放的CO2量都列入計算,而且明確標示出來。

環署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際還未統一「排碳量」計算方式,預估明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會有標準計算公式出來,屆時台灣推動的腳步就可加快。

環保聯盟學術委員陳椒華表示,制度面是對的,但計算的公式要清楚透明有公信力,給消費者明確的減碳數字,才有參考價值。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消基會雖支持這個構想,但台灣廠商生產產品時,節能減碳一直停留在呼口號的階段,生命週期評估(LCA)一直沒有做好,未來要計算生產過程中排碳量,企業界很難配合,這部分若沒有克服,他認為很不樂觀。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說,這是不錯的作法,將比目前任何一種環保標章更有影響力,但計算的方式要正確。

林憲德:省電燈泡並不省電

中時電子報 2008-11-03
【林憲德《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

您知道嗎,省電燈泡並不省電,而我政府為了節能減碳,卻高喊要「改用省電燈泡」,簡直是荒唐無稽。事實上,省電燈泡只比愛迪生發明的鎢絲燈泡省一點電而已,比現在台灣大量普及的PL燈、日光燈或T5燈管都耗電,要百姓「改用省電燈泡」,簡直是退化落伍、浪費能源而已。
「改用省電燈泡」是美國人的口號,因為他們大部分家庭到現在還使用鎢絲燈泡,因此勸他們「改用省電燈泡」是功德一件。然而,台灣人是很節儉的,他們老早改用比省電燈泡還省電的日光燈了,叫他們「改用省電燈泡」,是嚴重的錯誤。

根據本人調查,台灣家庭平均每戶分別使用十三.四根日光燈管與四.六個PL燈,另外也使用了四.八個省電燈泡與四.二個鎢絲燈泡。亦即,目前的家庭已經有近七成的燈具都已採用比省電燈泡更省電的日光燈與PL燈,叫他們「改用省電燈泡」豈非倒行逆施?

省電燈泡是屬於「螢光燈系」的一種,與日光燈管一樣,以氣體放電產生的紫外線照射管壁的螢光粉而發光。它和傳統的鎢絲燈泡相比,省電三至五倍,壽命提高五至六倍,所以才冠上「省電」兩個字,但它與一般日光燈相比,則是更短命、更耗電的。

以螢光燈系效率言,通常越短、越彎曲、越變形、越外加玻璃罩的光源,其效率就越差,偏偏市面上所謂省電燈泡就是這些扭曲變形的小燈,盡是一些低效率的日光燈。在相同亮度下,省電燈泡比日光燈幾乎浪費了三成電力。你說,政府能叫人「改用省電燈泡」嗎?

當然,目前最通用的日光燈,也並非高效率的好光源,因為它每秒頻閃六十次、演色性差,會妨礙視力,造成偏頭痛的症狀。現在最應該推廣的是一種更省電、高品質、更環保的T5燈管照明技術。所謂T5燈管,也是一種「螢光燈系」燈,其口徑有如香菸,其發光效率大約是日光燈管的一.七倍,遠比省電燈泡與LED燈省電;其使用壽命為傳統燈管的四、五倍;其使用的汞是一種合金,當燈管破裂時即呈固態,較不會汙染環境。

目前最浪費的照明,在於百貨與商業建築大量使用的鹵素燈(最耗電的一種白熾燈),因為它無頻閃、小巧玲瓏、演色性良好、聚光性好,為大部分設計師所獨鐘。然而,在今天綠色照明的時代裡,T5燈管已變成商業設計的重要元素,因為T5燈管已具備鹵素燈所有優點。亦即,即使是最耗電的商業建築,也要叫他們「改用 T5照明」,而不是「改用省電燈泡」。
在一片節能減碳聲中,「改用省電燈泡」是一個最荒謬、最以訛傳訛的口號,但我們的媒體雜誌、政府宣傳,甚至學校教材,都陷入了「省電」兩個字的陷阱,把僅次於白熾燈、最不省電的省電燈泡當成明日的救星。我甚至認為應該停止使用「省電燈泡」的用語,把那螺旋狀、圓球型的省電燈泡改稱為「耗電日光球」才對,以免魚目混珠、妨礙節能政策。

筆者在此呼籲政府停止「改用省電燈泡」的錯誤口號,也不要迷信LED燈節能效益,因T5燈管都遠比它們又節能又環保。T5燈具目前在歐洲使用的比率已達六十%,價格也日益便宜,台灣應加緊腳步,邁入T5燈管時代才對。

閱報祕書》省電燈泡發光原理

【聯合報╱修瑞瑩】 2008.11.10

省電燈泡的發光原理與日光燈相同,都是螢光燈系燈具,以氣體放電產生紫外線照射管壁的螢光粉而發光,有別於傳統鎢絲燈泡以電流通過燈絲線圈發光。鎢絲燈泡電能九成會轉為熱能,只有一成發光,因此省電燈泡較鎢絲燈泡省電。

省電燈泡的型式相當多,有螺旋型、U型及圓球型,與長條式的日光燈管相比,因為要將燈管「擠短」,發光效率減損許多,尤其圓球型燈具外加玻璃罩,發光效率更差、更耗電。

日光燈過去有傷眼睛的質疑是因為燈光會閃爍,但加上安定器後,改善了閃爍的問題;新型的T5燈泡因安定器效果更好,更減少閃爍。另外,PL燈同屬螢光燈系,發光原理與日光燈同,LED燈則是以發光二極體發光。

【2008/11/10 聯合報】

Led燈最省電 也最貴

【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2008.11.10

「使用省電燈泡沒有比較省?政府為什麼叫大家改用省電燈泡?」台南市李姓住戶最近家裡重新裝潢,特別把原本用的日光燈都換成省電燈泡,大嘆錢白花了。

李姓住戶拿出電費單表示,家裡的電費比起沒有改裝前貴了約五分之一,以為是改裝潢後增加了照明所致,現在懷疑是否改用燈泡緣故。

「省電燈泡不省電?是真的嗎?」高雄市家庭主婦陳珊珊說,冠上「省電」兩字,不是要經過公家單位檢驗的嗎?一般消費者哪有識別能力,花錢還買到「不省電的省電燈泡」,豈不成了冤大頭,建議政府好好把關,檢驗從嚴。

台北市光復北路一棟十八樓的住宅大廈,最近才把樓梯間的日光燈改為省電燈泡,社區住戶不禁疑問,「這樣做是否多餘?」

今年獲台電評選新竹市「省電達人」的林鍷烈認為,今年家中全面改用省電燈泡,與去年六、七月比較,用電節省了四成;不過,他也將家中耗電電器換成省電新品,減少用冷氣。

新竹市另一省電達人吳東光,經營電器行,並未改用省電燈泡,而是拔除了天花板日光燈罩,「這樣可讓日光燈充分照明」。

新竹縣水電業者許正昇也說,日光燈「俗擱大碗」,以四十瓦日光燈管和二顆廿瓦的省電燈泡相較,二者省電效益相當,但日光燈亮度較高;再論價格,四十瓦日光燈管只要四十元,二顆廿瓦的省電燈泡超過二百元,花費差五倍。

室內設計師翁嘉穗指出,最省電的要算LED燈,只是價格貴,普通省電燈泡一顆一百五十元左右,LED燈須三、四百元。(修瑞瑩、楊濡嘉、徐如宜、羅緗綸、王慧瑛/採訪)

【2008/11/10 聯合報】

省電摳錢 燈管「長比短好 細比粗好」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李承宇/連線報導】 2008.11.10

能源局推動「全民節能減碳從燈做起」運動,圖為居家燈具省電燈泡、一般燈泡、LED等比較。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王忠明攝影

居家照明如何省電?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林憲德傳授撇步,原則是「長的比短的好、直的比彎的好、細的比粗的好、透空比蓋住好」。台灣科大助理教授蕭弘清提醒,選用傳統鎢絲燈、日光燈或省電燈泡,都要先弄清楚使用場合,選對了,各有優點。

林憲德說,燈具設計以長型燈管的發光效率最高,省電燈泡是為取代傳統的鎢絲燈泡,故意加以折彎縮短,卻大大減損發光效率,「直的比彎的好,且長型燈管愈長效能愈高」,例如同樣的照明長度,用一支長燈管或兩支短燈管,當然是前者較省電。

而新發展的T5,外形與一般的日光燈管差不多,但較細,效能經過改良更為省電,消費者如果搞不清什麼是T5燈管,記住「細的比粗的好」就沒錯。

省電燈泡圓球型與螺旋型來比較,前者是在螺旋型的燈管外再加一層玻璃外罩,發光效率減損;如以相同的光亮度來看,沒有玻璃罩的螺旋型比圓球型省電,而U型燈泡又比螺旋型的轉折少,發光效率高。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全改為節能照明光源,教堂外部全改為LED燈,不但比鎢絲燈泡省電,氣氛也變得溫馨。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王慧瑛攝影

他指出,過去日光燈的設計,燈管直接暴露在外,發光效率最好,但現在省電燈泡燈座的設計為了美觀,常以燈罩罩住,或是嵌在牆內再加上一層玻璃板,都會減損亮度,如果要求要有與日光燈相同亮度,一定比較費電。
至於消費者有白光及黃光的喜好問題,有人以為日光燈管都是白光,而愛用黃光的燈泡,林憲德表示,黃、白光只是燈管內壁塗料不同,每一種不同的燈具都有黃、白光讓消費者選購。

蕭弘清不贊成全面換掉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泡除了發光之外,還能發熱,「高山地區可以藉由鎢絲燈的照明溫度來取暖」。場所的特性也應考慮,例如浴室、洗手間等多是短時間照明,較適合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只要五秒鐘就可以達到穩定的亮度。

蕭弘清預測未來五到十年照明趨勢,辦公室、大賣場等大面積環境傾向使用T5、T8日光燈管,住家則會以省電燈泡為主,戶外照明則可能以顏色漂亮、效率高、亮度夠的複金屬燈為主。

【2008/11/10 聯合報】

政府原意:鎢絲out 省電in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2008.11.10

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說,政府是希望全面汰換傳統鎢絲燈泡,從來沒要民眾把日光燈換成省電燈泡;其實日光燈與省電燈泡原理一樣,都叫螢光燈。

曲新生指出,政府建議的,就是將鎢絲燈泡換成省電燈泡。以省電燈泡與鎢絲燈泡比較,傳統六十瓦到一百瓦的鎢絲燈泡,改用省電燈泡,只須廿瓦耗電就能達到一百瓦的亮度,「僅需白熾燈五分之一電力」。

他說,日光燈與省電燈泡的原理一樣,學名都叫螢光燈,也就是在燈管內壁上塗上螢光粉,通電後,利用電子加速撞擊螢光粉發光,只是長久以來,日光燈管多半是直管形,省電燈泡有直管形及多變化的卷曲式燈管。

曲新生說,日光燈與卷曲省電燈泡相較,「直管當然效率最高」,跑直線一定比曲線快,但配合空間設計,有人選用卷曲式;包括工研院與不少企業的辦公空間,最近都將常用的直形T9日光燈,改成直徑較細的T5燈管,節能效率馬上顯現,主要原因是T5發光效率,較T9日光燈高百分之十五至廿。

曲新生說,能源局曾委託工研院在新竹尖石鄉黑色部落司馬庫斯推動照明革命,今年四月將部落的鎢絲燈泡全部改成省電燈泡,路燈改成LED燈,效果顯著,「省電效率達百分之六十,推估一年約省兩萬度電。」

【2008/11/10 聯合報】

「穀」東是頭家 留日碩士深耕6年

【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2008.11.11

留日法學碩士賴青松到宜蘭種稻辦「穀東大會」,一晃眼已邁入第六年,許多人爭相要加入當穀東,卻被他回絕;他希望回鄉的年輕人都有一口飯吃,「小地主大佃農」夢想最好能遍地開花。雲林縣與高雄縣也有成功的例子。

約八、九年前,回鄉的賴青松第一次下田,全村人都跑來看,問他是不是在外頭混不下去,還是欠人家錢?菜畦才掘了十公尺,天就黑了,他也餓昏了,問自己:「明天還去不去?」但想到全村的人都在看,不去不行。

六年前,賴青松學成歸國,開始擬定「穀東俱樂部」,號召一百戶好友出錢入股,在冬山鄉租五公頃農地種有機米,他負責耕作。除了照顧田間,還不時向「穀東們」報告稻子成長情形。

沒想到他不但沒被嚇跑,還越做越起勁,至今已收割五次(每年只種夏季一作),要邁入第六年了,他的農田也從冬山鄉換到員山鄉,常有穀東前來下田收割,人手一把稻穗,欣喜不已。

目前穀東有近三百戶,平均每戶一年分配到一百台斤米,每斤八十元,雖然比市價貴了四倍,但穀東們都能理解,錢是花在土地改良、肥料、人工等支出,能實現心中那畝田,大家都甘之如飴。

七、八年前,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發現農作須大面積、機械化,才能降低生產成本,但務農的農民大都是老農,且是耕作面積小的小農,於是提出類似小地主大佃農的構想。

張有擇說,農會原希望以產銷班名義,向不願或無力耕作的地主租地經營,但沒人敢去嘗試;農會乾脆先租地,再輔導農民租地去耕作。如今斗南鎮農會及產銷班,每年承租近四百公頃農地,栽種水稻、馬鈴薯、胡蘿蔔等農作物。

【2008/11/11 聯合報】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農民漂鳥變留鳥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 2008.11.11

農地政策將有一波大變革。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讓擁有小面積農地的農民,尤其是無力耕種、沒有收入的老農,把農地租給有意願耕種的佃農,擴大耕地、成本降低、提高競爭力,同時解決廢耕地太多及老農的生計問題。

農委會選定十個試辦區開始推動,總試辦面積四百公頃。作法是,由各地農會及農業金庫居中協調,租賃期一期至少三年,農會先將租金一次付給「小地主」,承租土地的「大佃農」再分期把租金付給農會,利息由政府全額補貼。

農委會表示,目前配合休耕的農地每年每公頃政府補助九萬元休耕津貼,如大佃農要承租,需支付相同租金。未休耕的農地依土地生產力不同,每公頃租金約兩萬到五萬元。並非人人都可租用土地,專業農民必須已耕種一公頃以上農地,產銷班必須已種植十公頃農地。

不過,台北大學環境城鄉系副教授廖本全認為,「這只是假象」。他說,這不過是農地權力的重新分配,「然後呢?」即使推動成功,台灣農民及農村的困境並沒有解決,農民所得太少,出租土地所得也沒多少,大佃農可能獲得較多利潤,農村的貧富差距將更擴大。

在台中縣后里鄉種植花卉的農民陳欽全表示,對此政策還在觀望。他的農地是向台糖、民間承租,向台糖承租每公頃才兩萬五千元,民地約三到四萬元。

農委會技正蔡秀婉表示,這個政策還在試辦階段,如果試辦成功,會再擴大。

【2008/11/11 聯合報】

省電摳錢 燈管「長比短好 細比粗好」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李承宇/連線報導】 2008.11.10

居家照明如何省電?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林憲德傳授撇步,原則是「長的比短的好、直的比彎的好、細的比粗的好、透空比蓋住好」。台灣科大助理教授蕭弘清提醒,選用傳統鎢絲燈、日光燈或省電燈泡,都要先弄清楚使用場合,選對了,各有優點。

林憲德說,燈具設計以長型燈管的發光效率最高,省電燈泡是為取代傳統的鎢絲燈泡,故意加以折彎縮短,卻大大減損發光效率,「直的比彎的好,且長型燈管愈長效能愈高」,例如同樣的照明長度,用一支長燈管或兩支短燈管,當然是前者較省電。

而新發展的T5,外形與一般的日光燈管差不多,但較細,效能經過改良更為省電,消費者如果搞不清什麼是T5燈管,記住「細的比粗的好」就沒錯。

省電燈泡圓球型與螺旋型來比較,前者是在螺旋型的燈管外再加一層玻璃外罩,發光效率減損;如以相同的光亮度來看,沒有玻璃罩的螺旋型比圓球型省電,而U型燈泡又比螺旋型的轉折少,發光效率高。

他指出,過去日光燈的設計,燈管直接暴露在外,發光效率最好,但現在省電燈泡燈座的設計為了美觀,常以燈罩罩住,或是嵌在牆內再加上一層玻璃板,都會減損亮度,如果要求要有與日光燈相同亮度,一定比較費電。

至於消費者有白光及黃光的喜好問題,有人以為日光燈管都是白光,而愛用黃光的燈泡,林憲德表示,黃、白光只是燈管內壁塗料不同,每一種不同的燈具都有黃、白光讓消費者選購。

蕭弘清不贊成全面換掉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泡除了發光之外,還能發熱,「高山地區可以藉由鎢絲燈的照明溫度來取暖」。場所的特性也應考慮,例如浴室、洗手間等多是短時間照明,較適合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只要五秒鐘就可以達到穩定的亮度。

蕭弘清預測未來五到十年照明趨勢,辦公室、大賣場等大面積環境傾向使用T5、T8日光燈管,住家則會以省電燈泡為主,戶外照明則可能以顏色漂亮、效率高、亮度夠的複金屬燈為主。

【2008/11/10 聯合報】

省電燈泡最省電?大錯特錯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2008.11.10

「目前被大量使用的省電燈泡,其實並不省電」,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林憲德指出,因政府、學界、教育界「錯誤宣導」,造成普遍使用的日光燈,明明比省電燈泡更省電卻被換掉,「這是天大錯誤」。

「大家都誤以為『省電』燈泡,一定比較省電」,兼任成大建築系教授的林憲德說,「最近系上高層要求把辦公室的日光燈管換成省電燈泡,我才感到這個問題不講實在不行了!」

受能源局委託推廣省電燈泡的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說,政府從未要民眾把日光燈換成省電燈泡;林憲德教授的憂慮沒錯,但恐怕誤解政府宣導意涵。會建議政府,未來宣導需有更明確的說明,就不會再有誤解。

林憲德研究綠建築多年,他發現省電燈泡只比愛迪生發明的鎢絲燈泡省電一點,其他像是日光燈、T5燈(外型像日光燈但比較細)、PL燈(U型燈管)及LED 燈等,都比省電燈泡省電;但翻開環保書籍、政府宣導資料,甚至是教科書,都有「用省電燈泡比較省電」的內容,實在是「最荒謬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他指出,應該是台灣的環保界跟著歐美國家腳步導致此結果;歐美國家至今多數仍使用高耗電的鎢絲燈泡,因此環保界推動省電燈泡替代是正確的,但台灣的情況不同。

根據他民國九五年的調查,台灣家庭每戶平均使用十三點四根日光燈管、四點六個PL燈及四點八個省電燈泡與四點二個鎢絲燈泡,更省電的日光燈管在台使用普遍,但政府卻推動「使用省電燈泡」,讓民眾誤以為省電燈泡比日光燈、PL燈等更省電,花了更貴的錢裝置,還「當了冤大頭」。

他最近與高雄縣環保局合作出版「我愛綠建築」一書,教大家如何從建築生活中節能,書中提到「應使用省電燈具」,硬是被出版社改為「省電燈泡」,讓他好氣又好笑;他建議乾脆把「省電燈泡」的名詞,改為「耗電日光球」,以免誤導民眾。

林憲德也發現不少室內裝修業者,為迎合民眾省電的錯誤認知,都將日光燈的設計改為省電燈泡,賣場展售的大型燈座也都用省電燈泡,讓他覺得問題非常嚴重,呼籲「不要再說用省電燈泡會省電了」。

【2008/11/10 聯合報】